top of page

檜木的起源與歷史

  • 作家相片: hayashi tr
    hayashi tr
  • 9月3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檜木,不僅是珍貴的建材與香氣來源,更是連結地球古老森林與現代生態的重要樹種。台灣的紅檜與扁柏,更是此家族中珍稀而古老的成員。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檜木的起源與演化旅程,了解它如何從恐龍時代一路延續至今,並成為地球上山林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ree

一、認識檜木:

目前地球上僅存的檜木種類有七種,分別是台灣紅檜、台灣扁柏、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美洲尖葉扁柏、阿拉斯加扁柏、美洲側柏。它們分布在北美洲的東、西海岸、日本本州與九州,以及台灣中央山脈的高海拔地區,呈現出典型的「東亞-北美間斷分布」現象。

中文名稱

學名

分布地區

樹形特徵

木材特性

文化用途與特色

台灣紅檜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台灣中央山脈

橢圓形樹冠

淡紅色心材,耐久性高

建材、歷史建築

台灣扁柏

Chamaecyparis obtusa var. formosana

台灣中央山脈

圓錐形樹冠

香氣濃郁,千年不腐

建築、香氛

日本扁柏

Chamaecyparis obtusa

日本本州、四國、九州

圓錐形,枝葉細緻

細緻木紋,香氣柔和

神社建築、園藝

日本花柏

Chamaecyparis pisifera

日本本州、九州

樹形較疏鬆

木質輕盈,香氣淡雅

園藝造景

美洲側柏

Chamaecyparis thyoides

北美東岸濕地

狹長樹形

抗潮濕,木材輕巧

建材、濕地保育

美洲尖葉扁柏

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北美西岸山區

高大挺直

木質堅硬,耐寒性強

建築、家具

阿拉斯加扁柏

Chamaecyparis nootkatensis

阿拉斯加、加拿大西岸

樹形粗壯

木材耐腐,適應寒冷

建材、船舶用材

什麼是「東亞-北美間斷分布」?這是一種植物地理學上的奇特現象:某些古老植物類群,現今只存活在東亞(尤其是中國、日本、台灣)與北美兩地,中間的歐亞大陸與西伯利亞卻不見其蹤。除了檜木,這類間斷分布還包括鵝掌楸(北美黃楓 vs. 中國鵝掌楸)、銀杏、七葉樹(Aesculus)等這種分布模式反映出植物對冰河期氣候的適應與生存策略,也成為研究生物演化與地理變遷的重要線索。


二、檜木的演化歷程:從白堊紀走來的森林移民

檜屬植物的祖先可追溯至白堊紀晚期(約1億年前),是古老的針葉樹演化支系之一。當時北半球氣候溫暖、連陸廣闊,檜木的祖先廣泛分布於歐亞與北美。

但進入新生代(尤其第四紀冰河期)後,北半球氣候劇烈變化,多數地區冰封,原始針葉樹退化或滅絕。能夠在東亞山區與北美沿海存活下來的檜木,成了現今我們所見的七種遺留物種,被稱為「冰河孑(ㄐㄧㄝˊ)遺(Glacial relict)」。


古代分布:

  • 北極地區(格陵蘭、阿拉斯加、俄羅斯北部)

  • 北美洲內陸

  • 東亞大陸(中國東北、朝鮮、日本)


冰河時期的挑戰:

  • 約在250萬年前進入第四紀冰期,北半球大部分地區變得寒冷與乾燥。

  • 多數中間地帶的檜木族群滅絕,只剩下氣候溫和的東亞與北美沿岸倖存下來。

這造成了今日的「東亞—北美分布斷裂」,也讓檜木成為研究古氣候變遷的珍貴指標。


三、台灣檜木的特殊地位:冰河孑遺中的綠色寶藏

台灣的紅檜與扁柏,是現存檜屬中體型最大、壽命最長、香氣最濃的種類,有些樹齡高達2,000年以上。它們生長於中央山脈1500公尺至2800公尺的中高海拔地區,是台灣山林生態系中的關鍵樹種。


為何能在台灣倖存?

  • 台灣在冰河期時受海洋調節,氣候變化較小,成為生物「避難所」。

  • 中央山脈的垂直地形與潮濕氣候提供理想生長條件。

  • 成為檜木「冰河孑遺」的庇護所,直到今日仍保有大片原始檜木林。


四、檜木與文化:神聖與實用的交會

檜木木質細緻、色澤溫潤、氣味芬芳,歷來都是亞洲建築、雕刻與宗教場所的重要材料。


在文化中的角色:

  • 日本神社、佛寺常用日本扁柏建造(如伊勢神宮)

  • 台灣早期寺廟、日治時期總督官邸與高級宿舍使用台灣紅檜扁柏

  • 有「神木之王」之稱,象徵聖潔、長壽與神聖


然而,因過度砍伐與濫伐問題,如今台灣檜木已列入保育植物,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檜木。

每一塊檜木,都承載了遠古氣息與人類慾望的雙重印記。它既是自然的見證者。當我們撫摸千歲老樹、聞著精油的木質芳香,或是坐在用檜木打造的禪房裡,就能感受到那股來自時間深處的靜謐力量。

檜木不僅是一種植物,更是一種活的時光證據。它們用年輪記錄著古老的氣候,用分布說明了大陸漂移與冰期影響,用存在提醒我們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在台灣高山深處,紅檜與扁柏靜靜佇立千年,從未離去。 它們曾是建築神殿的材料、信仰的象徵,也是森林原民文化的根。

而今,在全球僅存的七種檜木中,我們臺灣擁有兩種,這不是偶然,而是地理與歷史的禮物。 我們是否有能力,讓這份自然的傳承,繼續成為子孫眼中的驕傲?

在此,我們以知識重新認識檜木,檜木作為一種歷史悠久且珍貴的樹種,不僅見證了地球氣候與地理的變遷,也承載著東亞與北美兩地文化的連結。從遠古時代到現代,檜木的生命故事提醒我們,自然的演化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以更深刻體會自然與時間的交織,並珍惜這份跨越千年的天然遺產。

ree

 
 

COPYRIGHT ©︎ SF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